天灸可以治療敏感嗎?

每到炎夏,大家就會迎來全年最熱的三伏天,現今也流行在三伏天進行天灸。天灸又可不可以用來治療敏感的症狀呢?

我們平常說的「敏感」,通常是指呼吸道,例如鼻子、喉嚨、氣管的敏感,或者皮膚出現的敏感反應。

中醫看敏感
呼吸系統的過敏反應,通常出現在上呼吸道,例如鼻敏感,有些人會對花粉、麈蟎、塵埃等產生過敏反應,不停打噴嚏、流鼻涕、鼻水等,有些人會出現喉嚨敏感,不停咳嗽;也有些人的敏感反應出現在下呼吸道,例如表現為支氣管哮喘。

皮膚的過敏反應,急性的通常表現為風疹,皮膚出現丘疹和大片的風疹斑塊,也可能出現紅疹、班點等。較為慢性的過敏反應,很多時就表現為各種濕疹、皮疹和皮炎等。很多時候這些過敏反應,都和接觸或進食過某些物質有關,例如某類蛋白質、花生、牛奶、麩質等。

有趣的是,從中醫的角度看,無論是呼吸道的過敏,或者皮膚敏感,都跟我們的肺臟有關。原來中醫看一個人的五臟六腑,不是單純看那個解剖學上認知的器官,而是將一個功能上有關連的系統看作一個臟腑的形象。中醫認為肺作為一個臟,除了「主氣、司呼吸」這些我們現代醫學認知的生理功能之外,還有「肺合皮毛」之說,即是人體的皮膚和體毛,是受著肺臟支佩的。如是者肺臟的「宣發肅降、通調水道」的功能發揮起來,就好像一個噴泉一樣,將水氣噴射出來,再降下來滋潤全身。幻想一下我們在噴泉下,全身濕透,所有皮膚都得到潤澤。

甚麼是三伏天灸?
那麼這又跟「三伏天」有甚麼關係呢?三伏天一般是指陽7、8月間,一年裡最悶熱的日子,但三伏天又不是跟二十四節氣一樣,每年都差不多在陽曆的某個日子,而是要因應當年的天干地支來計算。古語有云:「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我國農曆中計算三伏天的方法,意指從夏至開始算起,第三個庚日便是頭伏或初伏的第1天。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庚」是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裡的第7個,庚日每10天重複1次。我們根據「夏至三庚數頭伏」這個口訣,可以算出每年的頭伏時間。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俗話說「熱在三伏」,這個階段是一年之中相對最熱的時期,每年有30-40日不等。

天干應對五行,庚在五行中屬金; 而五行又應對五臟,而金就是肺。冬病夏治是「春夏養陽」理論最好的體現。入伏,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而這個時期,最好也是用來治療屬金的肺臟。

近來流行的三伏天貼天灸的治療,自然就對肺系問題,包括呼吸道和皮膚的敏感有一定的幫助,尤其是素來以虛、寒為主的過敏症狀,特別有效。由於天灸是以藥物達到「灸」的效果.毋須用火,所以非常安全,副作用也很少,唯獨要注意不能將藥貼貼得太久,以免出現水泡、色斑,甚至疤痕。

天灸並非人人適合?
那麼又是否所有患上呼吸道或皮膚敏感的人,都可以接受天灸呢? 其實不然!因為天灸是熱性的療法,利用春夏養陽的原則,如果病人本身熱盛,就不宜使用這個方法,所以如果接受天灸前,最好問問中醫。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三伏天進行天灸,是一種養陽的養生方法,對於秋冬發作的問題,更為有效,並非一種急救或處理急症的方法,要持之以恆,每年做天灸,做三數年才有效。所以如果是急性發作的過敏反應,必須先治其標。如果有嚴重甚至影響到呼吸困難,或者全身急性過敏發作,導致血壓急降等,必須要當急症處理才可。



馮偉業(Kerry)
整全保健學院院長、馮偉業物理治療師事務所總監。現任香港運動訓練及治療學會會長、香港推拿治療學會會長及國際物理治療師針灸協會會長(該會成立以來第一位亞洲人出任會長)。擁有香港、澳洲、英國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澳洲註冊中醫師等多項專業資格。

下載圖片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