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LINE
iBeauty 專業美容資訊網 關於我們 會員登入 進入手機版

三伏天 . 天灸[中醫][健康]

在三伏天或者三九天做天灸,近年非常流行。


馮偉業(Kerry)整全保健學院院長、馮偉業物理治療師事務所總監。現任香港運動訓練及治療學會會長、香港推拿治療學會會長及國際物理治療師針灸協會會長(該會成立以來第一位亞洲人出任會長)。擁有香港、澳洲、英國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澳洲註冊中醫師等多項專業資格。

回想筆者差不多30年前到廣州進修針灸時,初次接觸到天灸這個方法,當時整個廣東省中醫院,也只有一位主任,推動這個方法來治病。隨著中醫治未病的概念愈趨普及,也愈來愈多人在三伏天進行天灸。

只不過,有許多人對三伏天天灸的基礎還是一知半解,甚至坊間出現了「三伏天灸」這樣的名號以作招徠,看在眼裡,令人啼笑皆非。我們必須明白,「三伏天」和「天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總不能把重覆的天字刪去一個啊!

天灸是甚麼?
「天灸」是灸法的一種,「灸」字上從「久」下從「火」,以中文形意字的特性,一看便知是用火炙的熱力,長時間地溫熱著穴位的意思。我們一般做灸法,是會以艾草曬乾製成的艾絨,迼成艾條或顆粒,對準穴位,點燃著產生熱力來進行治療,所以灸法也有被稱為「艾灸」,這亦是進行灸法最常用的方法。

但其實要令皮膚發熱,不一定要用明火燃點艾草,也可以用辛熱和刺激性的中藥例如白芥子、製附子、丁香、肉桂、細辛、大蒜、生薑等,製成藥泥敷在穴位上,令身體自然地產生熱力,現在的說法是出現局部炎症反應,這種天然的無火灸法就是「天灸」。由於皮膚受到藥物的刺激,熱力會持續一段時間,可以對穴位產生持續的效應。不過如果刺激過度的話,會令膚產生過度的反應,會出現水泡,甚至留有疤痕。所以進行天灸時,一定不能過分貪心,讓藥物敷貼的時間太長,而是以皮膚微紅,稍感灼熱就好了。萬一出現水泡,必須悉心護理,以免留下疤痕。

天灸其實只是灸法的一種,所以只要是具備適應症狀的話,一年四季,任何時候皆可應用。 那麼為甚麼又偏要在三伏天來進行呢?這就要談到中醫學裡的時間醫學了。

三伏天與天灸的關係
「三伏天」是傳統上一年裡面最熱的時候,計算方法是以夏至以後的「庚日」為依歸,即是中國曆法裡天干屬於庚的日子,由於天干有10個,每隔10天便會有一個庚日。 「初伏」的開始是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到第
4個庚日便是「中伏」,不過「末伏」的計算是從立秋後第1個庚日開始計算,所以有些年分,整個三伏天是30日,但有些時候,如果立秋前有第5個夏至後的庚日,中伏便會延長10天,整個三伏天便有40日了。 例如今年2019年,夏至是6月21日,初伏是7月12日,中伏是        7月22日,由於今年立秋是7月8日,在夏至後第5個庚日
(7月1日)之後,所以中伏會延長10天,到8月11日才是末伏的開始,直到8月20日才是三伏天的結束。

根據天干和五行的相配,庚屬金,而五臟與五行的相配,肺也屬金。中醫認為,天氣季節的變化,寒來暑往,對人體的影響至為重要。而《黃帝內經》也有「春夏養陽」之說,在最炎熱的三伏天,施行溫熱的灸法,便可以促進身體的陽氣,改善體質,預防冬天發生的疾病。 哮喘、鼻敏感、體質虛弱易患感冒等情況都屬於中醫肺經和陽氣虧虛的問題,在三伏天進行天灸,對於預防這些疾病就最為有效了。

所以在三伏天進行天灸,是中醫以時間和天干地支配合天然的灸法來強身健體,預防疾病的一種方法。它不是一種立竿見影的治療,不是你今天感冒哮喘病發時來做的,而是配合季節施行的一種防病方法,所以必須持之以恆,一般來說都會建議連續施行3年或以上。 至於坊間也有在冬至後1年最寒冷的日子來做做天灸,它的健體防病的作用,便沒有三伏天天灸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