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LINE
iBeauty 專業美容資訊網 關於我們 會員登入 進入手機版

肌肉的魔術貼
[專業知識][其他]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除了有鳥巢、水立方等標誌性建築,令人大開眼界之外,沙灘排球賽的運動員也一定令大家眼前一亮,而運動員身上貼著色彩繽紛的貼布,亦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馮偉業(Kerry)整全保健學院院長、馮偉業物理治療師事務所總監。現任香港運動訓練及治療學會會長、香港推拿治療學會會長及國際物理治療師針灸協會會長(該會成立以來第一位亞洲人出任會長)。擁有香港、澳洲、英國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澳洲註冊中醫師等多項專業資格。

往後這10年間,我們不難察覺,使用這種貼布的運動員愈來愈多,而這種稱為「肌內效貼布」(Kinesio Tape)的東西,就仿如肌肉的摩術貼一樣,你又貼,我又貼。我們現在統稱肌內效貼布為動態貼布(Kinesiology Tape),因為嚴格來說 Kinesio Tape 是其發明人—日本脊醫Dr. Kenzo Kase 所持有的品牌名稱 (現在他的品牌名稱為 Kinesiotex Tapes),由於現在仿製者眾,不得不將這個名字改變得通用一點,而「肌內效」則是一個聲義俱備的好譯名。

Dr. Kenzo Kase早在1970年代已經提出使用這種貼布,但是要到1990年代,才真正廣泛地應用到運動醫學和運動員的創傷防治方面。肌內效貼布法近年愈趨普及,因為它有著使用簡便、容易學習、安全度高、效果顯著等優點,令這種貼紮法深受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教練和運動員的歡迎。

動態貼布功效多
動態貼紮法所採用的是一種特殊的彈性貼布,這種貼布能伸展40-50%左右,它最特別之處是它的黏合面呈波浪紋圖案,這波浪圖案是近年的改良版,初期貼布的黏著劑是呈不規則條紋的。 這個波浪紋的黏著劑設計,又名「指紋技術」(Fingerprint Technology),令貼布產生跟普通貼布非一般的功效。

動態貼紮法除了可以像一般貼紮法般用來穩定關節或防止肌肉韌帶過度牽拉,以改善姿勢和活動、防止受傷之外,由於它的波浪紋黏著劑的關係,還可以用來促進局部血液循還和淋巴回流,達到減少腫脹、改善肌肉痠痛的作用。它的原理主要是透過不規則的黏合,輕微皺起皮膚,使皮下筋膜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回流改善(人體70%以上的淋巴管都是在皮膚下的淺層筋膜的)、促進血液循環和減輕腫脹,亦令接收痛楚訊息的神經接收器刺激減少,令痠痛的感覺減輕。

動態貼布一般都有多種鮮豔的色彩或者圖案可供選擇,令使用的人可因應自己的喜好配色,倍感時尚,但原來它們最令人觸目的色彩和圖案,跟它的功能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因為不同顏色貼布的彈性、材質和黏性都是一樣的,不過鮮豔的色彩有個很重要的「副作用」,就是可以令配戴的人配襯不同的衣著,構出令人喜悅的貼紥,令運動員用得更開心,更加樂於採用。

款式多樣 緊貼保護
使用動態貼布時的原則和一般貼紮法基本上是一樣的,但一般不須使用錨定和鎖定的步驟,單純使用固定貼布就可以了。在使用時可先將動態貼布裁剪成合適的長度和形狀,大多數動態貼紮帶的底紙都有5cm一格的刻度,方便快速量度所需的長度。一般使用的形狀包括長條形(I 形)、丫叉形(Y形)、交叉形(X形)、扇形(Fan)、和網形(Web),因應不同部位和功能,構成不同的樣式。同時可將貼布的直角部位剪成圓角,以避免貼布末端角落容易因磨擦而剝離。

貼紮貼布時,貼布的兩端1-2cm處不會被拉長,以使貼布能更穩固地貼在皮膚上而不會因為張力過大而脫落。中段的固定部分可以因應運動員的情況適量牽拉貼布(一般牽拉約10-30%即可),貼紮時可以從一端貼向另一端,亦可從中間向兩側貼下去。

動態貼紮法和一般貼紮法一樣,是非常多元化的,只要明白身體的解剖與力學,有確定的治療目標,應用貼紮法的基本原則,是可以創作出很多不同的貼紮方法的。隨著應用方式的發展和經驗的累積,現在也有人改良了貼布的設計,例如芬蘭物理治療師 Jussi Karkela 就在貼布上加上了一些「手抽」,創製出一種6D貼布,讓人可以拿著「手抽」作牽拉移動的動作(上下、左右、左對角、右對角、提起壓下、旋轉等「6D」活動)以更加促進淋巴循環,甚至配合淋巴引流治療使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