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LINE
iBeauty 專業美容資訊網 關於我們 會員登入 進入手機版

無藥止痛
[專業知識][健康]

在學時期有一位臨床帶教老師曾經跟我們說,如果物理治療師要改一個新的名字的話,一定就是「疼痛治療師」。


馮偉業(Kerry)整全保健學院院長、馮偉業物理治療師事務所總監。現任香港運動訓練及治療學會會長、香港推拿治療學會會長及國際物理治療師針灸協會會長(該會成立以來第一位亞洲人出任會長)。擁有香港、澳洲、英國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澳洲註冊中醫師等多項專業資格。

雖然物理治療師的服務對象非常多元化,從母嬰健康到運動表現提升,以至胸肺治療、神經系統康復和功能康復,這些都未必跟疼痛的處理有直接的關係,但的而且確,尤其是在門診服務方面,驅使許多病人要去尋求物理治療服務的,多半是因為疼痛。物理治療師處理疼痛的方法有很多,且讓我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

之前我們談過疼痛是一種很多元的認知(Perception),它可以是一種單純針對厭惡性的神經刺激(Nocuous Stimulation)而產生的直接神經反應;可以是脊髓神經節段敏感引起的過度神經反應;可以是中樞神經和大腦的中樞性反應,包括所謂心理上的因素;也可以是自主神經系統紊亂而維持的不正常現象。物理治療法的鎮痛作用,主要也是以這些神經生理學為基礎的調控方法。

物理治療止痛有法
冷、熱敷法
物理治療的方法,不一定是一些高科技儀器施行的物理因子治療,有些方法,更可以很安全地用於家居治療,由患者或者家人施行, 例如家喻戶曉的「冷敷法」和「熱敷法」就是例子。冷敷法和熱敷法鎮痛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神經系統傳導的「閘門效應」,我們對身體的感覺,原來是有限的,一些感覺有可能會蓋過另外一些感覺,所以我們覺得皮膚痕癢時很自然會用手去抓,這騷癢的動作自然得自己也不察覺原來我們正以一種被抓的感覺來蓋過了痕癢的感覺。所以我們感到身體痠痛時也很自然會按一下痛的地方。對,按摩的其中一個作用,也是「痛閘效應」!當我們將冷敷或者熱敷應用到疼痛的地方時,這些感覺會形成一種「反剌激作用」(Counter-irritant Effect),令到大腦一時間訊息泛濫,「沒空」去感覺痛楚,疼痛便得以舒緩。當然,冰敷久了,會令神經麻痹,熱敷久了,會使緊張的肌肉得以鬆弛,這些都是冷、熱敷法減少痛楚的附加好處。

電療
利用痛閘效應止痛,除了使用冷、熱敷法之外,較常用的一類物理治療止痛法,就是使用電刺激了。人體的神經訊息傳遞,是靠著電流的。所以當我們應用一些脈衝的電流通過身體時,便會感覺神經造成刺激,這就是我們平常稱為電療的電刺激治療了。我們一般使用的電流頻率,是在 0.5-200 赫茲(Hertz, Hz)之間,即是每秒鐘刺激0.5-200次,這些電流我們稱之為低頻電刺激,當我們利用它透過皮膚來刺激神經線時,便稱之為透(經)皮神經電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或簡稱 TENS。

TENS 對社會大眾可能一點也不陌生,因為我們平常在百貨店也可以買到的所謂「電子按摩器」,即屬於 TENS 的儀器。當我們使用較高的頻率(即80Hz 或以上)來刺激身體時,就最容易引發痛閘效應,所以可以很快地達到止痛的效果。不過如果使用較低頻率,即是約0.5-10Hz的時候,刺激便會變得厭惡性(Nocuous),這樣會刺激到身體(大腦)釋放出類似嗎啡的物質(內啡肽,又名安多酚),這種物質跟鴉片類止痛藥很相似,止痛能力很強,所以雖然效果沒有使用高頻電刺激來得那樣迅速,但卻更為強力和持久。

既然TENS可以像一般小型家庭電器那樣,在百貨公司也可以買得到,那麼又是否可以安全地在家居應用呢?答案是可以的,不過必須注意不要橫跨頭顱(腦部)或者橫跨胸部(心臟)使用。只要每次使用時把電量調校至舒適的程度,不要使用過量的電流,和使用太長時間(一般使用每次15-30分鐘)就可以了。不過如果能在使用前先徵詢物理治療師的意見就更加好了。

TENS 作為一種低頻電治療,好處是比較便攜和方便,不過電流進入人體的深度並不深入。所以物理治療師也會應用中頻電流來進行干擾波治療,或者使用高壓電流、微電流等來進行治療。基於篇幅所限,詳細的技術細節,暫且不說了。此外,物理治療師利用針灸的方法,也可以調控神經系統的痛楚機制,達到止痛的效果。

電療法的止痛作用是直接的刺激神經線,以達到利用神經生理學的特性來鎮痛,不過也只是純粹症狀上的治標效果。物理治療師也可以通過利用其他物理因子,例如超聲波、衝擊波、電磁波等,來消除引致疼痛的炎症反應。要徹底治本,其實最重要的是糾正身體上的結構性問題,和恢復身體的活動功能、包括關節的活動能力、肌肉力量、肢體協調,和功能性的康復。這些方面,物理治療師可以通過手法治療和運動治療等方式做到。所以如果身體有疼痛的情況,千萬不要單純自己服用止痛藥或者使用「電子按摩器」來鎮痛,而對引致疼痛的原因置之不理,所以如果身體持續有疼痛的情況,必須找醫生和物理治療師檢查清楚,再作出合適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