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LINE
iBeauty 專業美容資訊網 關於我們 會員登入 進入手機版

今年準備明年的馬拉松
[其他][其他]

踏入2018年,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這個月的第3個星期日,迎來第22屆的香港馬拉松。這個賽事開始於1997年,跟香港特別行政區同齡,第1年舉辦的時候,更特別由香港跑到深圳,象徵香港的回歸。


馮偉業(Kerry)整全保健學院院長、馮偉業物理治療師事務所總監。現任香港運動訓練及治療學會會長、香港推拿治療學會會長及國際物理治療師針灸協會會長(該會成立以來第一位亞洲人出任會長)。擁有香港、澳洲、英國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澳洲註冊中醫師等多項專業資格。

沒多久就到比賽的日子,但如果你沒有一早報名及準備好的話,你就休想參加今年的比賽了,除了從最初只有1,000多人,增加到近年的超過74,000多名參加者一早已佔據了所有名額之外,如果你沒有恆常的訓練,貿然參加馬拉松比賽,實在與自殺無異,所以還是今年準備明年的馬拉松吧。

馬拉松賽跑是一個講求持久力和毅力的運動,良好的心肺功能和肌肉持久力固然重要,心態上的堅毅精神亦不可或缺,不過其他方面的體適能,也是不可少。體適能包含5個元素,除了心肺和肌肉持久力之外,還有肌肉力量、速度(爆發力)、柔韌度和技巧。無論做任何運動,偏重點雖然有所不同,但體適能的各個方面,都要透過不同的鍛煉來增強。

體適能訓練 不容忽視
所以練習跑步,不能單靠跑步,更應通過伸展運動,增加身體的柔韌度。通常在練習時,我們可以先從靜態伸展運動做起,即是將肌肉伸展時,停下來30秒左右,靜候肌肉鬆弛下來,然後才做動態的伸展,讓關節和肌肉適應運動時的需求。練習伸展運動最好是在運動前的熱身時間(Warm Up)和運動後的恢復時間(Cool Down)進行。熱身時的伸展可以預防運動時發生急性的肌肉扯傷和關節扭傷;恢復時的伸展,則可以預防慢性的勞損性創傷出現。當然,在訓練中加入特定的瑜珈或伸展運動課節,令肌肉更加輕鬆,關節更加活動自如,平衡力和協調更好,就加倍理想了。

肌肉力量和爆發力的訓練,可以透過體能訓練和重量訓練來達到。體能訓練可以是一些田野運動(Field Exercises)例如掌上壓(俯臥撐)、仰臥起坐、半蹲、跳躍、波比運動(Burpee)等來達成,亦可以到健身室進行器械鍛煉。除了練習長課之外,也要做一些短跑訓練來鍛練速度和爆發力,例如可以做些間歇訓練(Interval Training)或者變速跑訓練(Fartlek)。這樣不單可以訓練肌力和速度,更可以鍛煉身體去適應不同的情境要求。

至於鍛煉心肺功能和肌肉持久力的長課訓練,當然是不可或缺了。而跑步技巧亦是非常重要的,不良的跑姿不單會令身體容易疲勞和受傷,更會影響到跑步的速度和表現。一般來說,跑步時的步幅(Stride)要較小,令步速(Cadence)可以較高,同時令足部可以用腳掌中部著地,減少足跟承受的反震力,減少勞損,亦可讓身體的重心偏於在前面,使發力時力量可以較好地轉化為向前的動力,減少垂直方向的力量消耗。

訓練計劃要做好
訓練課程的安排應有計劃地分成大周期(Mega Cycle)和小周期(Micro Cycle)。所謂大周期是按照比賽的時間表或者賽季來劃分,訓練的時候,強度要慢慢增加,務求體適能和技巧能夠在比賽之前達到頂峰,但是在比賽之前的1-2個星期,必須有足夠的休息,以免影響比賽時的表現,比賽之後,亦應該注重復原的過程,用最少1-2個星期來讓身體恢復過來。以明年的馬拉松比賽為目標的話,你用1年時間來訓練,那麼在真正比賽之前,必須要慢慢讓身體的體能和心理質素,達到參加馬拉松的水平。所以在這1年裡,須要設計幾個大周期,參與一些路程較短的比賽,例如先參加2、3次10km賽,和1次半馬拉松,才於明年參與正式的馬拉松賽事。而小周期的設計,其實就是每個星期的訓練時間表,即使是職業運動員,我們都不建議1星期做足            7日訓練。所以較理想的訓練設計,是每星期練習3-5天,而每次訓練,都需要有不同的體適能元素,使身體有適當的鍛煉和復原。

如果你真的有心在明年參與馬拉松賽事的話,那就要坐言起行,現在就開始籌備訓練。當然,有足夠的運氣抽籤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