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LINE
iBeauty 專業美容資訊網 關於我們 會員登入 進入手機版

中醫大戰 Omicron
[專業知識][健康]

Omicron的致病程度一般只會造成較輕的症狀,而中醫中藥對於治療新冠病毒病的輕症證型,有很好的效果,造就了中醫藥抗疫,即使在中醫藥於主流醫療系統裡備受壓抑的香港,也能發揮到一定的作用。


馮偉業(Kerry)整全保健學院院長、馮偉業物理治療師事務所總監。現任香港運動訓練及治療學會會長、香港推拿治療學會會長及國際物理治療師針灸協會會長(該會成立以來第一位亞洲人出任會長)。擁有香港、澳洲、英國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澳洲註冊中醫師等多項專業資格。

新冠-19 病毒病 (COVID-19) 疫情全球大爆發2年多,在2021年底迎來了Omicron(歐米克隆)變種病毒,傳播力非常驚人,轉眼間幾乎完全蓋過了之前的變種,成為新冠病毒的主流病毒株。自從2021年12月入侵香港以來,不消2個月,已經導致每日過萬人確診及初步陽性。這種近乎失控的情況,令香港不能不向中央政府求助,派出專家組和醫療團隊來香港協助抗疫,同時也令中醫參與抗疫這個在內地很普及的大方向,得以在香港受到關注和默許。

絕不能掉以輕心
感染了Omicron病毒比較多影響上呼吸道,較少影響下呼吸道而引起肺炎,一般會出現喉嚨疼痛、肌肉痠痛、流鼻涕、鼻塞、頭痛、發燒、疲憊、噴嚏等症狀。然而Omicron引致的輕症較多和致死率較低,並不意味著因感染Omicron而喪命的人數會較少,因為受感染的人數的基數大,因而死亡的人數便不會少,尤其是致命的個案老少都有,香港就有不足1歲的嬰兒以至100歲的老人也有因染疫而死亡的案例,並不能掉以輕心。所以如果感染者出現氣喘、咳血、暈倒、血氧低於94%、神智不清、皮下出血等症狀時,就必須送往醫院治療了。

由於香港的隔離設施不足,很多感染了病毒而出現輕症的患者,唯有進行「居家隔離」,留在家裡休息,可是香港的居住環境,一般都不大適合「隔離」,因為同住的家人很難避免接觸患者,最終可能引致全家染疫。所以除了要讓患者有充分休息,加快復原外,也要讓患者的家人增強抵抗力,以達至「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中醫治病,並不一定針對病原體本身。事實上現今即使是西醫也沒有藥物可以消滅身體內的感染的病毒,極其量只能抑制它的生長,讓身體的自身抵抗力能夠控制住病毒而已。中醫治的是人,是通過提升人體的正氣(包括免疫能力)來克服「外邪」(例如病毒的感染)。所以香港有「專家」曾經批評某些常用於治療新冠的中成藥「沒有證據證明可以治療新冠病毒病」,實在有點貽笑大方,只顯示出他對中醫藥的無知和對內地抗疫經驗的無視。

中醫成藥   應對有方
為了方便治病的過程和服藥的方便,中醫藥在劑型上,已有很多以「成藥」形式出現的藥物。治療新冠病毒感染輕症的中成藥中,以3個方劑最為普遍,它們分別是「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和「藿香正氣散」。如果患者的症狀是以「熱證 」為主證,即是出現發燒/高燒、惡寒、肌肉痠痛、喉嚨痛、咳嗽、痰黃、鼻塞流涕等症狀時,可以用「連花清瘟膠囊」和「金花清感顆粒」來治療,「連花清瘟膠囊」尤其適用於出現高燒的患者,不過並非所有出現類似症狀的病人都適合服用這些中成藥,例如體虛人士、孕婦及哺乳期婦女、長者及兒童、脾虛及大便稀溏、噁心嘔吐、心血管疾病人士、青光眼(因成藥中含有麻黃)、「G6PD缺乏症」人士(因成藥含有金銀花、黃芩、牛蒡子、薄荷)等,均不宜自行服用,所以有需要時也最好先請教註冊中醫進行診斷才服用。

如果患者並非以「熱證」為主,甚或出現「寒證」及「脾胃」症狀,即發熱惡寒、頭痛、腹痛、噁心嘔吐、腸鳴腹瀉等,則可以用「藿香正氣散」來治療。「藿香正氣散」可以用於輕症,而香港的氣候偏於濕,亦可以利用「藿香正氣散」來作提升正氣,預防疫癘之用。

由於疫情發展迅速,某些成藥可能出現短缺,其實除了上述幾種常用的中成藥外,還有其他的中成藥也可以因應不同的證型而使用的,例如「熱證」可以使用「銀翹散/解毒片」、「板藍根沖劑」、「牛黄解毒片」、「夏桑菊沖劑」等;「寒證」可以使用「源X林甘和茶」(盒仔茶)等。除此之外,註冊中醫亦可以開具針對性的處方,針對個別患者的情況來加以治療。所以如果不幸受到新冠病毒感染,出現輕症,特別是不能進入醫院的話,尋求中醫治療是一個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