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LINE
iBeauty 專業美容資訊網 關於我們 會員登入 進入手機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波鞋
[專業知識][健康]

今期,由筆者與你分享選擇運動鞋和工作鞋的方法。


馮偉業(Kerry)整全保健學院院長、馮偉業物理治療師事務所總監。現任香港運動訓練及治療學會會長、香港推拿治療學會會長及國際物理治療師針灸協會會長(該會成立以來第一位亞洲人出任會長)。擁有香港、澳洲、英國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澳洲註冊中醫師等多項專業資格。

早陣子中國內地上演了一幕美國佐敦大戰中國喬丹的商標爭奪戰,佐敦當然是NBA球星Michael Jordan,那些年某品牌的波鞋,就是利用了佐敦的名氣,製作了一系列的球鞋,讓一眾少男少女追捧不已,甚至炒賣有價。 商標爭奪戰既然是在內地展開,美國球星當然就沒有地利了,結果輸了官司,喬丹仍然是喬丹,跟Michael Jordan沒有一點關係。

那些年,追捧球鞋的風氣,真是非常熾熱。現在追逐新款球鞋,和加以炒賣的氣氛,已經大不如前。不過這也是好的,因為大家不再單純著眼於球鞋的款式,更會多花些時間,研究一下球鞋的設計,和其生物力學效能,讓球鞋能發揮真正的功能— 保護足部、下肢、骨盤、脊椎,以至於整個身體。

足部反震力 超乎想像力
不要小覷我們步行時足跟着地所承受的力量。原來我們步行時,足跟着地產生的反震力(Impact)可以達到體重的3-5倍,即是體重50kg的人,步行時足跟所承受的反震力會達到100-150kg之多。當我們跑步時,這個反震力則可達到體重的5-7倍或更高;跳躍的話,更會達到7倍以上。因此,做運動的時候,足跟所承受的反震力,每一步均可達200-300kg,而且反震力與體重成正比,可想而知,男士所承受的反震力較之女士更加厲害。

正確選擇運動鞋
有見及此,我們選購運動鞋時,必須以能夠吸收過多震動力為首要考慮。不同品牌的運動鞋,各自有自家標榜的技術,運用不同的物料,吸收足部着地時的震動力。不同的物料中,以氣墊(Air Cushion)、矽膠(Silicone Rubber)、和膨脹性塑料(EVA - Ethylene-vinyl Acetate)的吸收震動能力較好,技術亦較成熟。所以大家在選購運動鞋時,不妨找一些含有這些物料作為鞋底物料以吸收震動的款式。


運動鞋是一種很專門的鞋類, 不同的運動有不同的需求,所穿的運動鞋亦要有不同的設計。例如籃球鞋需要較高的鞋筒,以減少足踝扭傷的機會;用來跑步的鞋,則要鞋跟和鞋尖都稍為翹起,彎彎的好像一艘船的設計,因為這樣才可以更有效地將足跟着地時的反震力,沿着鞋底(即是腳掌部位)傳遞到腳尖並轉化為推進力;至於打羽毛球和網球一類須要在球場上作高速轉動和改變方向動作的運動,便要穿着鞋底較為柔軟而有摩擦力、坑紋不用太深的場地鞋。 相反,如果我們要進行攀山遠足等活動的話,就需要一對鞋底堅固而且坑紋較深的登山鞋了。

鞋底構造
至於鞋底的內部,則要有柔軟但有承托的鞋墊,尤其是可以稍為承托起內側足弓,以協助避免出現假性扁平足,不過這些承托,又不需要好像矯形鞋墊一樣堅硬,因為那些矯形鞋墊是要由治療師經過評估後再配製的,要切合每個人不同腳形的需要,不然對佩戴者反而可能有不良反應。一雙普通的運動鞋,還是舒適一點的好。

鞋面構造
除了要注意運動鞋的鞋底構造之外,鞋子的面料也是很重要的。最好的當然是既防水又透氣的物料(如 Gortex 尼龍夾層),外面的水分濺不進鞋子裡,同時雙腳的汗液亦能蒸發出來,保持腳部乾爽,減少真菌感染(香港腳)的機會。
由於牽涉到流行時裝的元素,鞋子的價格會跟其設計意念以及其他因素掛勾,所以昂貴的鞋子功能不一定是最好,反之亦然。

別忽略了你的工作鞋
除了做運動的人需要一雙好的鞋子之外,工作上須要長期站立的人士,例如醫護人員、售貨員、美容師或按摩師、客戶服務人員、空中服務員等,工作時間亦應該穿上舒適和吸收震動能力良好的鞋子。

筆者非常不鼓勵這些人士穿着高跟鞋上班,畢竟有時潮流和健康是相對立的,穿上高跟鞋的女生,由於身體重心被推向前,導致要掂著腳尖走路,盆骨被迫向前傾,導致脊骨的曲線被迫要加大幅度,看起來好像玲瓏浮凸、婀娜多姿,走起來也不得已要多作擺動,看似儀態萬千;然而這樣的力學分布對於身體來說,可謂是一種酷刑。因此,我建議從事以上工作的人士,應該像運動鞋一樣,挑選一雙舒適、具承托力和吸震能力優良的鞋子來穿着,絕不應該「要靚唔要命」!

文:馮偉業

部分圖片來自第670及678期Les Nouvelles Esthétiq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