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LINE
iBeauty 專業美容資訊網 關於我們 會員登入 進入手機版

懷孕期間的物理治療
[專業知識][健康]

懷孕是一件既歡愉又自然的事,女士們的身心靈早就有孕育新生命的能力,足以讓嬰兒在40周的孕期後健康而自然地來到這個世界。物理治療也是崇尚自然(Physio希臘文原文意思就是自然)的維護健康方法。


馮偉業(Kerry)整全保健學院院長、馮偉業物理治療師事務所總監。現任香港運動訓練及治療學會會長、香港推拿治療學會會長及國際物理治療師針灸協會會長(該會成立以來第一位亞洲人出任會長)。擁有香港、澳洲、英國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澳洲註冊中醫師等多項專業資格。

利用物理治療的方法,照顧懷孕期間的婦女,促進胎兒自然成長、改善女士的體能和心理質素,就更能幫助孕婦健康懷孕、自然分娩了。

人類懷孕的周期約為40周,一般我們會將懷孕期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懷孕初期(First Trimester)是頭13周,懷孕中期(Second Trimester)是隨後的13周,最後階段的懷孕後期(Third Trimester)就是由第27周至嬰兒出生的時候。而從成孕後40周的日子就是預產期,不過其實嬰兒不一定,或者多數不是,在預產期「正日」出生的,在預產期前或後2星期的自然分娩,都是十分正常的。而自然分娩,當然就是自然出現的分娩過程,而不是人為催生或者剖腹分娩。

剖腹分娩雖然曾經大行其道,但是隨著人們對回歸自然的追求近年愈趨普及,而醫學界也發現自然分娩相對於剖腹分娩無論對孕婦和嬰兒都是利多於弊,所以現今社會普遍都提倡自然分娩。而物理治療可以通過運動、手法和產前的支援,協助孕婦健康地懷孕、平安地生產。即使孕婦須要進行剖腹分娩手術,通過物理治療的支援,也可以令手術後更容易恢復過來。

運動是物理治療的一個重要範疇,經過評估後,物理治療師可以處方合適的運動幫助孕婦懷孕時更健康,亦可以減少骨骼肌肉系統的勞損和疼痛,防止筋骨併發症的出現,更能令分娩的過程更加順利,減少不必要的痛楚;另一個重要的物理治療方法則是手法治療,物理治療師可以因應孕婦的個別情況,給予合適的手法以解除身體上的不適,並且可以糾正一些身體上的不平衡,令懷孕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如疼痛、水腫、疲累等併發問題。

不同懷孕時期的運動
懷孕初期
在懷孕初期,由於胚胎的發育尚未到達穩定階段,較常會出現自然流產,所以並不適且進行太激烈的運動。一般在這個時期,孕婦應該避免操勞,只能做一些輕量的帶氧運動,並且增加休息的時間,以期休養生息,所以一些溫和的伸展運動和輕柔的帶氧運動就最適合在這個時期做了。物理治療師亦可以利用一些輕柔的筋膜鬆弛手法,改善骨盤的緊張和血液循環,令孕育胚胎的能力提升,這些手法也可以改善作嘔和勞累等症狀。

懷孕中期
到了懷孕中期,胚胎的發育趨於穩定,而隨著胎兒的生長,孕婦會開始「見肚」,並且慢慢地出現體態上的改變,這個時候孕婦應該增加一些帶氧運動的運動量,並且開始鍛煉盆腔底和腹部的肌肉,以預備在懷孕後期時能夠有足夠的肌力承托胎兒和避免骨骼肌肉傷害。這時孕婦也須要學習呼吸運動,練習如何掌握腹式和胸式的呼吸,以備在分娩時可以更加順利和減少勞累;手法治療方面,則以輕柔的手法如筋膜鬆弛和顱骶治療為主,令孕婦保持放鬆和改善睡眠質素,而溫和的整體調整手法更可以令孕婦的身體保持最佳的協調狀態。

懷孕後期
懷孕後期時,胎兒的發育會很快,孕婦的體形會迅速轉變,體重也會增加得很快,腰部和盤骨承受的壓力會大增,加上臨近分娩時關節的靭帶會變得鬆弛,很容易會出現腰痛、骶骨和恥骨疼痛、下肢水腫、靜脈曲張和痔瘡等問題,大大增加懷孕期間的不適,如果在較早前沒有適當的運動和鍛煉,這個階段做運動時會非常吃力。所以除了持續運動之外,手法治療也非常重要,尤其是整體調整手法和顱骶治療等,可以有效平衡身體的結構和功能,令孕婦能更好地預備分娩。有時候如果孕婦的身體承受不了太大的壓力,有可能要利用貼布或腰封等加以協助。

那麼懷孕期間具體應該如何運動呢?我們另文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