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LINE
iBeauty 專業美容資訊網 關於我們 會員登入 進入手機版

中西醫結合方案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專業知識][美容][健康]

2020年最大的健康挑戰,是從武漢起源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起的肺炎,有些人也稱之為「武漢肺炎」。預防勝於治療,怎樣才可以更好地預防「中招」呢?


馮偉業(Kerry)整全保健學院院長、馮偉業物理治療師事務所總監。現任香港運動訓練及治療學會會長、香港推拿治療學會會長及國際物理治療師針灸協會會長(該會成立以來第一位亞洲人出任會長)。擁有香港、澳洲、英國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澳洲註冊中醫師等多項專業資格。

由於這個病毒傳播迅速和廣泛,在短時間內已傳遍全國、港、澳、台,以至世界各地,所以無論在國家或香港的層次,都視之為重大的疫情,甚至是世界性的公共衛生事件,必須緊急處理。如果病人已經出現肺炎和其他併發症,必須要在公立醫院接受隔離治療,但是這次疫情的特點是很多人只有輕微甚至沒有症狀,或者只有腸胃症狀而沒有呼吸系統症狀,令病毒隱形傳播的風險大增,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預防便成為非常重要的一環。

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跟2003年奪去多條生命的「沙士」(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的冠狀病毒在基因上有超過八成相似,雖然沒有證據證明它是「沙士」病毒的變種,但它的傳染性比「沙士」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短時間內全國確診的個案已經超越了沙士。雖然在早期須入院的死亡個案達到14%,與「沙士」的17% 相差不遠,但由於很多受感染者的病程較輕,不像「沙士」般「一中即重」,而即使病情較輕的確診者都要被收入醫院隔離,相信這個「入院死亡率」是會下降,而不會好像「沙士」那麼差的。

3方面入手預防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肯定是一種可以人傳人的病毒,尤其是經由飛沫傳播,而它傳播之廣,顯示它的傳染性很高,從情況來看,更像流行性感冒那般易於傳染,所以一般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方法,也適用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

任何傳染病,都必須要符合3個元素,才會感染到人。 這3個元素包括:感染源、傳播途徑、可受感染的個體。

感染源
感染源,當然就是這種冠狀病毒。當它進入了人體之後,那個人便變成了一個載有病毒的個體(載體),即使未曾病發或者處於潛伏期,這個個體內仍然有病毒,它們可能會複製,甚至數量可以大到足以「輸出」到周圍的環境。所以在疫區的人如果接觸過這個病毒,便會將它帶到其他地方去。武漢封城和建特定醫院隔離病患者,雖然稍為遲了一點,但總算比完全不限制帶有病毒的人流動好多了。另外,減少人群聚集,或者避免到人多擠逼的地方和醫院,都可以盡量避免接觸到感染源。

傳播途徑
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和接觸感染。很多人以為配戴口罩是預防感染的最重要手段,所以出現了搶購口罩潮,但其實相對於配戴口罩,洗手更加重要!所以千萬不要忘記「沙士」期間董太的忠告:「記住!記住!記住! 洗手!洗手!洗手!」(重要的事情真是要說3次!) 如果只戴口罩不洗手,戴上和除下口罩時受到感染的風險更高! 雖然病毒可以透過飛沫傳播,但大部分的飛沫在0.5-1m的距離已經掉了下來,所以除非是緊密接觸者或者照顧病人的醫護人員,接觸到通過飛沫而傳播的病毒數量並不多,當然有些飛沫會傳播到很遠的地方,但感染能力相對會較低。反而如果我們接觸過掉落下來在物品表面上的病毒,然後又接觸到自己的黏膜,例如眼、鼻、口,便很容易會感染到病毒。所以在配戴和除去口罩前後,都必須徹底洗手,不能洗手的話也應該用酒精搓手液清潔雙手,在接觸過公用物件後要洗手,回家後第一件事也應該洗手。

可受感染的個體
最後一項是「可受感染的個體」,好像感冒一樣,病毒周圍都是,但為甚麼有些人會受到感染,而有些人又不會呢?原因是因為人體本身就有對抗病毒的能力!人的免疫系統在識別到病毒時會產生干擾素和抗體去對抗它們,就如患上新型病毒性肺炎而要住院隔離治療的人一樣,雖然沒有藥物可以對抗病毒,在醫院裡也只是接受對症和維生的治療,目的就是讓人體自己產生對抗病毒的能力,然後身體便會復元。所以中醫有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就是指出如果人體自身的免疫能力高,受到病毒感染的風險就會低。所以中醫很多養生的方法,都在於提升身體的免疫力,例如八段錦、易筋經、太極一類的氣功運動,就是很好的帶氧運動,同時又能改善體內氣血的流通。另外在這個積極防炎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食療和中藥去改善身體的狀況,從中醫角度看,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症,是以濕毒為主,繼而化熱,所以防治上要先化濕,不能一味用清熱的藥材如板藍根等,否則有些人是會受不了,中成藥方面,可以服用「藿香正氣散」(丸劑、水劑均可),只要有些腸胃或呼吸道不適,或者感覺身重乏力,不用等到病發,就可以服用,甚或作預防性服用;而平常的飲食,應該盡量避免煎炸肥膩的食物,不要吃生冷的東西,更加要避免太多凍飲。盡量爭取睡眠和休息的時間,保持心境平和,這樣自身的抵抗力才會提升。

如果能夠從感染源、傳播途徑、可受感染的個體3方面做好防疫措施,自然可以大大降低受到感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