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LINE
iBeauty 專業美容資訊網 關於我們 會員登入 進入手機版

腸「壽」飲食
[營養][專業知識][健康]
[#便秘]

現代人生活作息混亂,加上飲食習慣不良,容易造成便秘的困擾,大大影響了生活質素。今天我們一起探討如何改善腸道健康,幫助大家「吃出好腸道」!


黃麗寶(April)

健營物理治療及營養中心創辦人,於美國修讀食物及營養學。資深營養師,有27年營養諮詢經驗,客户不乏本地名人、明星及國寶級運動員、食肆老闆。曾獲邀到各大機構主持超過1,000場大大小小營養講座,曾服務機構包括香港獅子會及澳門扶輪社、理工大學、明愛、港鐵、紫荊青年商會、香港人壽保險從業員協會(LUA)及各保險公司團隊、北角浸信會、銅鑼灣公理堂、基督教崇真堂、沙田聖本篤堂、伸手助人協會、科技大學教職員等。

怎樣才算便秘?

每個人的排便習慣都有所不同,但如果你出現以下情況,那就有可能屬於便秘:

-    每周排便少於3次。

-    大便太硬、太乾或排便時需要費力或有困難。

-    感覺未能完全排清糞便。


導致便秘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長者、糖尿病患者、甲狀腺功能減退者、腸易激綜合症患者外,服用某些藥物或補充劑(如止痛藥、抗抑鬱藥、鈣片等)也較容易引起便秘。但最常見的可能還是跟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水分攝取不足以及缺乏運動等有關。


現代人經常外出用餐,很容易造成多肉少菜的飲食習慣,導致大便難以成形,腸道蠕動變慢,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排便困難。同時,水分攝取不足也容易導致糞便乾硬,糞便中的水分被大腸吸收,排出就愈困難,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另外,都市人經常久坐,缺乏恆常運動,也會減慢腸道的蠕動。所以要保持腸道健康,除均衡飲食外,運動同樣很重要。


不同蔬菜的纖維含量都不一樣,例如常見的生菜、青瓜等,其纖維含量會較低,而深綠色的菠菜、西蘭花和羽衣甘藍等,其纖維含量就豐富得多,比它多一倍多!所以即使每天吃沙律,如果只吃些纖維含量低的蔬菜,其實排便依然會有問題。


其實成人每天建議攝取至少25克膳食纖維,而兒童則根據其年齡再加5克來計算,例如5歲的兒童,每天膳食纖維攝取量應為 5+5=10,即10克左右。增加深色蔬菜的攝取量,可有助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改善便秘。另外,除蔬果外,芝麻、亞麻籽、藜麥等也都是高纖維食材,可以將它們加入飲料或者食物中,既方便又能夠增加纖維攝取量。


每天應該要喝多少水?

要喝8杯才夠?

每人每天的水分需求量都不一樣,每天要喝多少水,主要取決於體重。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計算:每天水分需求量=(體重kg)x 35毫升-40毫升。


其實飲水不只是為了排便,還可以幫助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建議每天飲用足夠的水,並避免過度依賴咖啡、茶和含咖啡因的飲料,因為這些飲品都可能具有利尿效果而導致體內水分流失。除了飲食,適量的運動同樣是關鍵。大多數香港人都會因為工作而需要久坐,所以很容易會令腸道蠕動變慢。所以適當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或游泳等,都可以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總括而言,要吃出好腸道,除了要注意膳食纖維、水分和運動,還要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如果長期受到便秘困擾,就要及時尋求專業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