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LINE
iBeauty 專業美容資訊網 關於我們 會員登入 進入手機版

十大美容協會: 業界生死存亡之際 齊心方可突破難關[業界活動][儀器][學校 / 組織]

經過1月16日和2月13日兩次美業千人示威行動,表現出業界對政府《規管醫療儀器的立法建議》文件之強烈不滿。業界的群起抗爭令事件得到眾多立法會議員的關注,他們均同意立法建議內容草率、粗疏,並積極與政府斡旋,包括於 2月13日召開衛生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聽證會),協助美容業界爭取應有權益。


美容教母鄭明明教授BBS一直以來帶領各個美容組織捍衛行業專業地位,為行業出謀獻策。

Nelson指出美容業內部意見應該要統一、團結一致凝聚業界的聲音,才能讓政府清晰接收到業界的真正訴求。

國際斯佳美容協會會長陸惠芳女士回顧2015年     6月23日立法會首次就規管美容業舉行跨政策局的聯席會議中,議員多番追問監管美容業的責任誰屬,食衛局、商經局和教育局官員無一願意回應,推卸責任之舉令人失望。

香港美容業總會主席趙小玲女士簡介《規管醫療儀器的立法建議》文件的內容,並提出當中不合理的部分,讓同業警剔。

香港美髮美容業商會會長彭玉玲女士表示十大組織贊成立法規管美容儀器,但絕不是將美容儀器歸入醫療儀器之列。

國際美業評審總會副會長羅小華女士強調美容同業應以理性抗爭,提醒美容從業員不應與醫生對立。

美容專業發長委員會發言人楊慧君女士指出經過各組織多年來的積極游說,不少立法會議員已從當初對美容行業反感,改變至認同行業發展理念,實在令人鼓舞。

香港美容業管理及發展協會會長馬英琴女士重申《美容專業發展約章》的3大原則,並指出此乃行業邁向專業化的重要里程碑。

國際專業美髮美容協會會長孫夢洋先生表示醫生雖然專業,但不應假設他們必定懂得操作任何儀器,故應與美容從業員一視同仁,須通過指定培訓方可操作儀器。

香港化粧品同業協會監事長潘佩芬女士抨擊《規管醫療儀器的立法建議》文件中的儀器分類不切實際,局限了先進儀器在美容範疇的發展。

香港國際專業美容師協會執行顧問蔡曾玉玲女士提出就連物理治療界亦指責《規管醫療儀器的立法建議》內容粗疏,皆因文件只將儀器的名稱列出,並無分析其參數等重要項目。

中醫經絡美容協會會長金鴻韻女士表示如《規管醫療儀器的立法建議》通過立法,誓必影響美容行業多達200間儀器供應商以及大量中小企。

與食衛局官員直接對話3月7日,各美容組織代表和近30名美容儀器供應商,由邵家輝議員和葛珮帆議員帶領下與食物及衛生局官員進行會議,反對將美容儀器註冊為醫療儀器;會上,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表示清楚接收到業界的意見,同時鑑於收集到的意見眾多,將審慎考慮會否維持於本立法年度內提交《規管醫療儀器的立法建議》文件予立法會的計劃。

與食衛局官員直接對話3月7日,各美容組織代表和近30名美容儀器供應商,由邵家輝議員和葛珮帆議員帶領下與食物及衛生局官員進行會議,反對將美容儀器註冊為醫療儀器;會上,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表示清楚接收到業界的意見,同時鑑於收集到的意見眾多,將審慎考慮會否維持於本立法年度內提交《規管醫療儀器的立法建議》文件予立法會的計劃。

3月1日,10個美容行業團體—中醫經絡美容協會、香港化粧品同業協會、香港美容業管理及發展協會、香港美容業總會、香港美髮美容業商會、香港國際專業美容師協會、美容專業發展委員會、國際美業評審總會、國際專業美髮美容協會和國際斯佳美容協會,特別舉行「就政府規管醫療儀器近況匯報暨業界對策商討會議」,讓參與的200多位業界人士對行業目前的處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應對準備。

《規管醫療儀器的立法建議》最新動向
會議主持人兼本刊總編輯葉世雄先生(Nelson)為大家匯報了《規管醫療儀器的立法建議》的發展狀況,他提到日前(2月28日)的衛生事務委員會會議上,3位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葛珮帆和張超雄分別提出的動議,要求政府修改、重新研究,甚至擱置有關建議。

邵家輝議員
邵家輝議員動議暫定現時有關立法計劃,並重新作全面諮詢,及在保障公眾安全及不傾斜於任何一個業界的前提下,詳細研究將醫療用途和美容用途的儀器徹底從源頭區分,分別提交新的規管建議。

葛珮帆議員
葛珮帆議員動議政府設立包括政府、美容業界、儀器生產商和醫療界組成的平台,在美容業界不佔少於半數名額的前提下,重新就醫療儀器和美容儀器作清晰界定;同時為美容業訂立獨立的監管制度和全面的產業發展政策,助美容業持續發展。

張超雄議員
(經何君堯議員修訂)
張超雄議員動議政府重新設立規管醫療儀器立法的工作小組,成員應包括物理治療師、學者、醫生、美容業界、儀器生產商、視光師和相關專業人員,清楚地將儀器分類為醫療用途、美容用途和家用等,並盡快立法全面規管,以保障市民的安全。

14年抗爭路
齊為美業出心出力
另一方面,大會亦回顧由2003年政府擬規管醫療儀器開始,各個協會多年來為捍衛行業權益所進行的工作。Nelson表示:「當年同樣因行業大力反對不合理規管及不幸出現SARS而擱置的規管醫療儀器項目,因2012年的DR事件重新出台,各協會代表除了不斷約見立法會議員與政府官員進行游說工作外,亦主動發起多項提升行業質素的行動。」

2015年6月22日
聯合記者會提出行業3大訴求
1.    爭取透過考核確立美容從業員專業資格;
2.    協助美容從業員提高資歷和向上流動,以推動行業整體發展,帶動本港經濟;
3.    爭取政府牽頭為美容業設立獨立監管架構。

2015年12月10日
《美容專業發展約章》
記者會提倡行業3大原則
1.    日後招聘美容師時,會優先考慮持有相關資歷/證書者;
2.    對於已聘用而未獲取認可資歷/證書的美容師,鼓勵他們積極進修,並考慮協助員工進行在職培訓;
3.    為顧客提供相關的美容服務前,會確保員工已接受適當培訓,包括了解相關儀器的功能、向顧客提供有關程序的清晰資訊、以及操作儀器過程中顧客可能出現的反應等。

團結業界聲音
忌以「飯碗生計」 作抗爭擋箭牌
各行業組織代表均認同監管有利於美容行業長遠發展,籲同業毋須對「監管」二字過於敏感;然而,所謂的監管必須獨立而行,非將美容行業強行納於醫療行業之下一併規管。對於美容儀器亦然,業界的立場十分明晰—從源頭區分醫療用途儀器和美容用途儀器,並設立培訓制度,不論是美容從業員還是醫護人員,要完成培訓並通過考核,方可擁有操作各種高科技、高風險美容儀器的資格。

各代表強調如今乃是美容行業的生死存亡之際,大家應摒棄山頭思維,不分你我,共同為捍衛行業的長遠發展利益努力,但提醒同業應注意以下細節:

忌將行業聲音打散
大家宜以行業合理權益為大前提,不應各執己見,導致行業聲音無法凝聚,否則只會讓外界對行業存有不團結、只顧個別利益的印象,亦會令政府因要「整合業界眾多意見」而散焦,甚至曲解業界訴求。

生計不應凌駕市民安全
以「扼殺美容業生計」、「醫生搶飯碗」等字眼,會令公眾以為美容業只關心業界利益,置消費者的安全於不顧;與此同時,促使美容業和醫生對立實不利於理性討論,亦窒礙了雙方的合作。

不應指責醫生不懂操作美容儀器
業界所反對的政策的不公平,而非爭拗醫生是否懂得操作美容儀器;同時,以有能者居之的大原則下,不論美容從業員或醫生,只要經過適當的培訓,即可操作相關儀器。

 

與食衛局官員直接對話
3月7日,各美容組織代表和近30名美容儀器供應商,由邵家輝議員和葛珮帆議員帶領下與食物及衛生局官員進行會議,反對將美容儀器註冊為醫療儀器;會上,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表示清楚接收到業界的意見,同時鑑於收集到的意見眾多,將審慎考慮會否維持於本立法年度內提交《規管醫療儀器的立法建議》文件予立法會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