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LINE
iBeauty 專業美容資訊網 關於我們 會員登入 進入手機版

新聞熱話[其他][美容]


冷天洗澡注意
冬天沖熱水浴令濕疹更差

天氣轉冷,不少人在洗澡時,可能會不為意把水溫調高。熱水浴會使皮膚更乾燥,把天然油脂也洗掉。濕疹病者皮膚本來已缺少天然油脂,熱水浴把僅餘的油脂洗掉,使屏障減弱,會令濕疹情況更差。除了濕疹患者,其他皮膚炎症如銀屑病、暗瘡、玫瑰痤瘡等屏障受損的患者,也會因熱水浴而惡化。皮膚健康的人士於熱水浴後,也會因皮膚乾燥而皮膚發癢。

除了皮膚受影響外,頭皮及頭髮也未能幸免。其實頭皮也是皮膚的一部分,用過熱的水洗頭會洗掉頭皮的油脂,頭皮因此變得乾燥並容易受到刺激,造成頭皮發炎等症狀。熱水去掉頭髮的油脂,也使髮質變得乾澀,失去原有的光澤。高溫把頭髮的毛鱗片打開而變得比平時脆弱。因此在用熱水洗頭後,擦乾或梳頭時必須要特別小心,否則頭髮特別容易斷裂。

在冷天洗澡,切忌用過熱的水,適宜和暖的浸浴或淋浴,同時也不要逗留太長時間,一般10-20分鐘為佳。洗澡時使用溫和的潔膚乳,皮膚病患更應避免使用起泡肥皂,減少天然油脂的流失,同時減少使用含香料或防腐劑的潔膚產品,減低刺激。建議濕疹患者使用乳化軟膏(Emulsifying ointment)代替潔膚露洗澡。浴後也不要猛力用毛巾擦身,只需輕輕吸掉身上多餘水分,在皮膚略帶濕潤時塗上潤膚霜滋養肌膚為佳。

(節錄至:香港財經時報 17/12/2021)

美研究發現床蝨拒抗人類皮膚脂質
或助研新針對性驅蟲劑

最新刊於《科學報告》的研究發現,人類皮膚上的脂質可以防止通常出現於床蝨在宿主身上停留長時間。此發現可能提供新方法應對這種人類害蟲。有參與研究的肯塔基大學農業、食品和環境學院城市昆蟲學助理教授Zach DeVrie指出,學界已知人體氣味、二氧化碳和溫暖環境會吸引床蝨以吸人血維生。團隊的研究則顯示,牠們不似蝨等其他害蟲一樣留在人類身上,這是因為皮膚中的脂質或甘油三酯,令牠們離開宿主並躲在附近的地方,例如床架和床褥之中。

團隊通過在不同種族與年齡層的志願者皮膚上摩擦濾紙收集樣本來測試說法,而團隊測試的床蝨有來自實驗室飼養或在實際環境收集得到的。團隊指,對比有拭擦過的濾紙,不論是帶何種甘油三酯、來自哪一種族志願者,床蝨都較喜歡對照組無拭擦過的濾紙。有參與研究的博士後Sudip Gaire補充,床蝨不喜歡留在有甘油三酯的皮膚上,也拒抗留在含有甘油三酯的表面上,團隊只使用少量的甘油三酯就看到這種明顯效果。未來須要進一步研究來確定為何床蝨不喜歡甘油三酯,以及人類皮膚中是否還有其他潛在的床蝨驅蟲劑,阻止床蝨在人的物品上「搭順風車」,從而減少牠們的傳播。

(節錄至:立場新聞 10/12/2021)

中大研究團隊研發金納米顆粒治銀屑病 價錢如藥膏不含類固醇

銀屑病為免疫系統引發的慢性皮膚,影響患者外觀,亦會痕癢不適。惟現時治療銀屑病的藥膏含類固醇,亦有副作用,若選用生物製劑治療則價格高昂。中大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一款新型金納米顆粒,相信可有效改善銀屑病患者情況,而成本便宜,價錢亦可貼近藥膏,亦不含類固醇。研究團隊稱,現時新技術只在小鼠身上測試,預計最快明年初可進行第1期臨床測試,亦有望可在濕疹病人身上使用。

中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團隊,研發出新型金納米顆粒,直徑僅3nm的「金納米」呈紅色,過去已證實可抗炎,但金納米遇上汗水時會變大,無法進入表皮層。團隊透過將金納米包在十八烷基鏈修飾的聚乙二醇外殼內,促進金納米進入表皮內的角質形成細胞,抑制表皮過度增生和炎症基因。中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蔡宗衡說,將新型金納米顆粒與生理鹽水混合,再以紗布沾上後,試過局部應用於患銀屑病的小鼠皮膚上,結果顆粒順利穿過因銀屑病增厚的角質層斑塊,進入表皮內的角質形成細胞。研究結果亦顯示,小鼠角質層增生較沒有使用金納米的位置下跌約5成,與銀屑病病發有關的白細胞介素-17亦可抑制,有效預防出現銀屑病。蔡續說,實驗是以藥物誘發小鼠出現銀屑病,暫未能證明金納米顆粒可否根治銀屑病。他又說,研究後曾檢查小鼠身體,腎功能和肝功能正常,各器官重量亦沒有改變,停用藥後4周,身體亦無驗出殘餘金成分。他指,類固醇會令皮膚細胞萎縮,即使減少脫皮但皮膚會出現皺紋,而金納米則沒有出現此副作用。

有份參與研究的中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博士生韓瑞芳指,每次以金納米顆粒塗抹小鼠的成本約HK$7.8,要每日抹一次。她亦指,曾把金納米顆粒混入潤手霜,令顆粒滲入血液,故認為混合生理鹽水最為適宜。蔡宗衡預計,明年初可開始進行第1期臨床試驗,期望可以盡快推出市面,料價錢較生物製劑便宜許多,或與藥膏相約,亦期望應用可推廣至濕疹病人。

(節錄至:香港01 7/12/2021)

泡錯溫泉起紅疹
皮膚恐愈泡越爛

天氣逐漸變冷,泡溫泉的人也愈來愈多,但每個地區的泉質都不同,若不小心泡錯湯,可能會引發皮膚炎。台灣皮膚科醫師高珮菡在臉書粉專分享,民眾該如何挑選溫泉,並預防溫泉引起的皮膚疾病,例如皮膚較乾燥或正在發炎者,泡湯就可能引發「硫磺泉皮膚炎」,因此泡溫泉時應先評估。

皮膚科醫師高珮菡提到,台灣溫泉泉質分為3種,第1是「火成岩溫泉區」,屬於硫磺泉、酸性;第2是「變質岩溫泉區」,屬碳酸氫鈉泉、中性;第3是「沉積岩溫泉區」,屬於氯化泉、碳酸泉、中偏鹼性。以台北市近郊的硫磺泉質為例,由於pH值較低,民眾若皮膚較乾燥,或處於發炎階段,溫泉中的硫化物會造成皮膚角質腐蝕,引發硫磺泉皮膚炎,泡完湯後2-3天,皮膚會出現紅色丘疹,甚至逐漸潰瘍,看起來像嚴重感染,因此要盡量避免,而且泡完後,要立即使用適當的保濕劑。除了硫磺泉皮膚炎外,另一種常見的溫泉皮膚炎是「溫泉毛囊炎」,由於長時間泡溫泉,或在泡湯中搓洗皮膚,導致溫泉中的綠膿桿菌伺機潛入毛囊,造成毛囊周圍發紅,形成紅色丘疹,甚至出現膿疱的症狀,除了泡湯,若使用消毒不完全的泳池或三溫暖,也會引發類似的毛囊炎。

醫師提醒民眾泡湯時一定要注意皮膚狀況,慎選適合自己的泉質,若皮膚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缺脂性皮膚炎等狀況,千萬不要泡湯,待症狀好轉再泡,而且泡湯時間不宜太長,建議每10-20分鐘休息10分鐘,另外,泡湯時不搓洗皮膚,減少破壞,泡完後要用清水沖洗、清潔,並立即塗抹保濕劑,假若泡完湯,皮膚出現皮膚紅癢、丘疹或潰瘍,一定要趕緊向皮膚科醫師求助。

(節錄至:中時新聞網 17/12/2021)